经脉筋络,本明针灸之理,而行药治病之要一以贯之。色不夺者,形盛未伤,故为新病。
后人遂通治诸湿、腹满、水饮、水肿、呕逆、泄泻、水寒射肺或喘或咳、中暑烦渴、身热头痛、膀胱热、便秘而渴、霍乱吐泻、痰饮湿症、身痛身重等症。脉来悬钩浮为常脉。
盖人有三气,营气出于中焦,卫气出于下焦,宗气积于上焦,出于肺,由喉咙而为呼吸出入,故膻中曰“气海”。如言而微,终日乃复言者,此夺气也。
鼻为肺之窍,故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。病之且死,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,病乃死。
若此五腑,包藏诸物而属阳,故曰天气所生;传化浊气而不留,故曰泻而不藏;因其转输运动,故曰象天之气。肺痹者,烦满喘而呕也。
误用此方,则风火相搏,而病益剧,不可不知也。膻中者,宫室外之城府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