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湿相搏,身体疼烦,不能转侧者,亦此方主之。又如腹胀不大便,土胜水也,宜急下之;阳明属土,汗出热盛,急下以存津液;腹满痛者,为土实,急当下之;热病,目不明,热不已者死。
陈来章曰∶治秘之道有三∶一曰肺燥不能化气,故用二苓、泽泻之甘淡,以泄肺而降气;一曰脾湿不能升精,故用白术之苦温,以燥脾而升精;一曰膀胱无阳不能化气,故用肉桂之辛热,以温膀胱而化阴;使水道通利,则上可以止渴,中可以去湿,下可以泄邪热也。然太阳从表得之,肤腠不宣,水气为玄府所遏,故以小青龙发之;少阴由下焦有寒,不能制服本水,客邪得深入而动其本气,缘肾阳衰而提防不及也,故用真武汤温中镇水,收摄其阴气。
盖谓阳邪去表入里故也,又曰∶桂枝本为解肌,若其人脉浮紧,发热汗不出者,不可与也,盖以与之则表益实,而汗益难出耳。芍药能和少阳,半夏能治呕逆,大枣、生姜,又所以调中而和荣卫也。
故用黄连以泻心,用黄芩以泻肺,青黛、龙胆、芦荟以泻肝,大黄以泻脾,黄柏以泻肾。黄柏味苦而浓,质润而濡,为阴中之阴,故能滋少阴、补肾水。
如内热甚,加黄连、犀角、青黛、大青、知母、石膏、黄芩、黄柏、玄参之类。香附开气郁,苍术燥湿郁,抚芎调血郁,栀子解火郁,神曲消食郁。
此则面白无神,明是真阳衰于上,不能统摄在上之律液。 风淫末疾,故佐以防风;湿淫腹疾,故佐以防己;阴淫寒疾,故佐以附子;阳淫热疾,故佐以黄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