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用乌梅、苦酒至酸者为君,姜,椒、辛、附、连、柏,大辛大苦者为臣,佐参、归以调气血,桂枝以散风邪。环口黧黑,柔汗发黄者,此为脾绝也。
更加人参,以补中益气而生津,协和甘草、粳米之补,承制石膏、知母之寒,泻火而火不伤,乃操万全之术者。 先麻黄继桂枝,是从外之内法;先建中继柴胡,是从内之外法。
利芩,谓太阳、少阳合病当自下利,宜与黄芩汤也。此栀子干姜汤去豉用姜,是取其横散;栀子浓朴汤以枳、朴易豉,是取其下泄,皆不欲上越之义。
外症已解,桃仁承气未忘桂枝者,因邪甚于表,仍当顾表也。既加附子,复用芩、连,抑又何也?
今风木为患,相火上攻,故不下行谷道而上出咽喉,故用药亦寒热相须也。气息者,乃肾间动气,脏腑之本,经脉之根,呼吸之蒂,三焦生气之原也。
里有寒邪,当温之,宜四逆辈;表有风热,可发汗,宜桂枝汤。若重发汗,复加烧针者,四逆汤主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