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者三阴夹界之地也。陶氏分太阴手足温、少阴手足寒、厥阴手足冷,是大背“太阴手足烦疼,少阴一身尽热”之义矣。
此与前条本阳明病,仲景不冠于阳明者,以不关胃实,上越、中清、下夺,是治阳明三大法;发汗、利小便,是阳明经两大禁。温疫通用人参败毒散、升麻葛根汤。
若三分之,则调胃承气胃家之下药,小承气小肠之下药,大承气大肠之下药。然阳明主里,头痛非其本症。
以二症相较,微恶寒,见必恶寒之重,体痛,觉脚挛急之轻;自汗出、小便数、心烦,见伤寒之轻,或未发热,见发热之轻,必先呕逆,见伤寒之重;脉浮见寒之轻,阴阳俱紧见寒之重。故春夏之时,辛苦之人,因虚而感时行之气者不少矣。
全条见阳明篇,此节文以备五苓症。若无表症,当用白虎加人参汤矣。
桂枝汗剂中第一品也,麻黄之性直透皮毛,生姜之性横散肌肉。盖太阴阳明下利之辨,在清谷不清谷,而太阴少阴之清谷,又在脉之迟与微为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