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至八九日,一身手足尽热者,是寒极生热,肾阳郁极而胜复太过也。此岐伯中阳溜经之义。
阴不藏精,惊发于内;阳不能固,狂发于外。此本麻黄症之剧者,故于麻黄汤倍麻黄以发汗,加石膏以除烦。
表有风热可发汗,宜桂枝汤;里有寒邪当温之,宜四逆辈。《内经》曰∶“藏于精者,春不病温。
数者,急也,即紧也。要知小建中是桂枝汤倍加芍药以平木加饴糖以缓急,为厥阴驱邪发表、和中止痛之神剂也。
阳明主在里之阳,故能使阳邪入聚于腹耳。胃不和则卧不得安,故宜散热和胃。
若病里之里,当用猪苓汤但利其水,不可用五苓散兼发其汗矣。厥阴消渴,即以水饮之,所谓顺其欲,然少与之可以平。